75岁,本该是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,坂本幸雄却选择在中国开启人生最后一场豪赌,他要复仇。
这位被誉为日本“半导体教父”的老人,眼神里没有古稀之年的祥和,而是充满了不甘,他公开宣称,加入中国公司,是他职业生涯“最后的战斗”,他“不想作为一个失败者结束人生”。
一、他必须战胜的第一个敌人,是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
1947年,坂本幸雄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,从小就对拆解电器有种近乎疯狂的痴迷。
在邻居孩子追逐打闹时,他却能一整天都沉浸在收音机和各种零件的世界里,这种格格不入的执着,意外地得到了父母的支持。
这份热爱,让他顺利考入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,1970年毕业后,他怀揣着技术报国的理想,加入了大名鼎鼎的美国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。
展开剩余88%然而,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,公司没有让他去搞研发,而是把他扔到了最不起眼的销售岗,一个顶尖学府的毕业生,去做推销员?坂本幸雄的内心充满了屈辱和不解。
但他很快意识到,自己空有热情,对市场和技术的结合点一窍不通。
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,他一头扎进了书堆里,他白天跑业务,晚上就通宵达旦地啃技术手册和专业文献,把产品原理和客户需求摸得比谁都透。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一次接待外国重要客户时,在场的日本高管们都因语言不通而面面相觑,坂本幸雄却凭借流利的外语和深厚的技术功底,对答如流,赢得了满堂彩。
这一刻,他战胜了那个自负又无知的自己,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拆收音机的少年,也不是那个看不起销售岗的愣头青。
凭借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和专业能力,他一路高歌猛进,最终坐上了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的副总裁之位。
二、曾经的领路人,一夜之间变成了最凶狠的敌人
上世纪八十年代,是日本半导体的黄金时代。
坂本幸雄和无数日本工程师一起,将这个产业推向了世界之巅。
最鼎盛时,日本的DRAM(内存芯片)几乎垄断了全球,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0%,美国人发明的半导体,却被日本人做到了极致,这让曾经的“恩主”美国感到了切实的威胁。
一场国家级的绞杀开始了。
这就好比一位武学宗师,眼看自己亲手教出的徒弟功夫盖世,即将称霸武林,便动了废掉其武功的念头。
1985年9月22日,由美国、日本、联邦德国、法国以及英国五个国家联手达成金融层面的《广场协议》。
它迫使日元大幅升值,日本产品的出口优势一夜之间荡然无存,经济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停滞。
1986年,美日贸易摩擦加剧,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半导体产业,通过贸易谈判与日本签订了《美日半导体协议》,以系统性政策手段保护本土产业发展。
它粗暴地限制日本芯片的出口量,甚至规定了最低售价,彻底剥夺了日本企业的定价权。
与此同时,美国开始大力扶持韩国的三星集团,让它成为在市场上撕咬日本同行的“代理人”,在美国的技术转移和市场倾斜下,三星用疯狂的价格战,不断冲击着本已元气大伤的日本同行。
在这场不对等的国家博弈中,坂本幸雄个人的才华显得如此渺小,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参与建立的芯片帝国,在这双重绞杀下逐渐崩塌,市场份额从接近90%暴跌至不足10%。
日本半导体产业,元气大伤。
三、最致命的背刺,来自宿敌扶持的代理人
为了挽救危局,日本将日立、NEC和三菱的DRAM业务合并,成立了“国家队”——尔必达(Elpida),意为“希望”,坂本幸雄临危受命,出任总裁。
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,但他没有退缩。
坂本幸雄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:放弃当时主流的电脑内存市场,将公司全部资源豪赌在刚刚兴起的智能手机移动DRAM上,他甚至为此押上了一半身家。
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。
但事实证明,他赌对了,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,尔必达凭借其领先的技术,奇迹般地起死回生,一度重返世界第三,并成功上市。
信息来源:《华商韬略》
信息来源:《华商韬略》
坂本幸雄几乎以一己之力,为日本半导体保住了最后的火种。
然而,宿命的齿轮再次转动,2008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给了三星一个完美的机会,在美国的默许下,三星再次举起价格屠刀,DRAM价格在一年内暴跌90%。
尔必达的财务状况瞬间雪上加霜,日本政府曾注资,但面对三星不计成本的攻势,这点钱只是杯水车薪。
就在坂本幸雄四处奔走,即将与美国美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,迎来一线生机时,命运开了一个最残酷的玩笑,美光的总裁,也是这次合作的关键推动者,竟意外死于飞机失事。
最后的希望,就此破灭。
2012年,尔必达宣告破产,不久后,当初的潜在拯救者美光公司,以极低的价格将其轻松吞并,坂本幸雄毕生的心血,连同日本DRAM产业最后的荣光,就这样化为尘土。
他输了,输得彻彻底底,这场失败,也埋下了他心中最深的恨意。
四、他输给了时代,现在他想在中国把一切赢回来
退休后的坂本幸雄,始终无法释怀,他坚信自己没有输在技术或经营上,而是输给了国家意志的碾压和命运的无情。
当他看到中国同样面临着来自美国的芯片打压时,他仿佛看到了当年日本的影子,不同的是,今天的中国拥有一个他当年最渴望、也最或缺的东西——庞大的资本和市场。
一个为了复仇,一个为了突围,72岁那年,他做出了震惊业界的决定:加盟中国紫光集团。
他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,仅用一年时间,就带领团队实现了DRAM芯片的小规模量产,证明自己宝刀未老,可惜,后来紫光集团陷入债务危机,宏大的建厂计划也随之搁浅。
但这并未浇灭他心中的火焰,2022年,75岁的坂本幸雄再次出山,加入由深圳国资委控股的昇维旭,担任首席战略官,誓要完成“人生最后一份工作”。
这场一个人的复仇,就这样与一个国家的突围,拧成了一股绳,坂本幸雄将他未尽的执念、被碾碎的梦想,全部寄托在了中国的土地上。
信息来源:《环球时报》
信息来源:《环球时报》
而在日本共同社采访坂本幸雄为何受聘于中国企业的时候,坂本幸雄也表示,“不想作为一个失败者结束人生。想自己作个了结”。
2024年2月14日,这位被誉为“日本半导体之父”的坂本幸雄因病离世,享年77岁。
当他在 DRAM 行业奋力挥出职业生涯最后一记 "全垒打" 时,早已化身为向命运亮剑的英雄 —— 虽裹挟着悲情底色,却以破釜沉舟的姿态书写了无憾人生。
发布于:广东省蜀商证券-股票杠杆配资-云南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